db5f71125485a0f6ce39ac9ec1639de2

【中國法律】離職清空聊天記錄賠了37.2 萬!

【浩富中國法務部門】

導語:上海某科技公司前員工離職前清空工作微信,導致公司丟失重要客戶數據,被判賠37.2萬元!而同事用對方法免責還獲賠13萬加班費。2025年《數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8條實施,員工離職操作微信記錄面臨三大生死線。最高法數據顯示,新規後此類糾紛企業勝訴率飆升386%  

一、血淚對比:同離職不同命的司法奇案

案例一:2025)滬0112民初587號 天價賠償案

技術總監張某離職前:清空與客戶的三年聊天記錄、退出公司所有微信群、刪除電腦微信本地備份。

爭議焦點: 是否構成故意銷毀證據?

法院認定: 1.聊天記錄含客戶報價等商業秘密 2. 行為導致公司損失訂單金額372萬 判決結果: 賠償37.2萬元!(相當年薪的80%

案例二:2025)粵0306民終***號 免責勝訴案

設計師李某的操作: ① 離職前導出完整聊天記錄(含檔)刻錄光碟 ② 通過企業微信提交《數據交接確認單》 ③ 司法區塊鏈存證交接過程

結果: 成功追索公司拖欠的13萬加班費! 

二、2025新規三大生死線(操作不慎就賠錢)

紅線1:刪除工作記錄=侵害商業秘密 新規第28條第2款: 員工刪除含下列內容的記錄需擔責:

1. 客戶聯繫方式(含微信ID

2. 交易價格條款

3. 技術方案討論  

紅線2:未做交接雙確認(賠錢重災區) 強制程式(缺一即違法):

1.  內容確認: 導出記錄生成 SHA-256校驗碼 

2.  形式確認: 簽署《電子數據交接確認書》 需含雙方指紋+時間戳 上傳司法區塊鏈存證     

紅線3:惡意銷毀雲端備份,(2025)津02民終***號突破判例: 前員工王某:離職後登錄原帳號,刪除企業微信雲端聊天記錄。 法律定性:構成 "破壞電腦資訊系統罪",賠償損失+罰金合計 53.7萬。(首例追究刑責的離職數據案)

看更多 請先登入(內含精闢浩富解讀)

如需業務諮詢,歡迎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