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08c45cf69fdb28f3307f084bf15eda

【台灣稅務】老媽替子女代墊遺產稅小心 未追討恐反被課贈與稅

很多老父母在另一半走後,因愛子心切而替子女代付遺產稅,或用自身財產先把另一半的負債還清。國稅局提醒,個別繼承人以其本身固有之財產先行墊繳遺產稅或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借款後,倘未於分配遺產中扣除,或未向其他繼承人求償,視同贈與,可能因而再被課贈與稅。

中區國稅局舉例,甲君112年死亡,核定遺產稅400萬元及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2,300萬元,並經其他繼承人以甲君所遺銀行存款2,300萬元交付予生存配偶(甲妻),該交付金額應認屬生存配偶本身固有財產,生存配偶未分得其他遺產。

之後甲妻將該筆款項用於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向銀行的借款1,200萬元,且未向其他繼承人(子女)求償,顯已免除其他繼承人應負擔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應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1款規定,將這1,200萬元申報贈與稅。

國稅局說明,我國係採總遺產稅制,就被繼承人死亡時所遺財產課徵遺產稅,繼承人應於繳納遺產稅或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借款後,再就遺產淨額協議分割,且繼承人間不論如何分割遺產均不課徵贈與稅。

但如果個別繼承人以其本身固有之財產(包含生存配偶依民第1030條之1規定取得之財產),先行墊繳遺產稅或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借款,則應就遺產扣除該筆款項後再分割,或繼承後由其他共同繼承人另行償還。

國稅局也特別提醒,申報遺產稅且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經國稅局核定後所交付生存配偶之財產,核屬生存配偶本身固有之財產,如用於繳納遺產稅或償還被繼承人生前借款,未向其他繼承人求償,應視同贈與,應依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以免漏報贈與稅遭補繳稅款。

浩富解析:

繼承過世家人的財產前,要先繳納遺產稅,但若家屬間並未事先商量好,小心被課大筆稅金!繼承人以自己銀行存款繳納遺產稅,未在期限內向其他繼承人求償,就會被視為贈與,必須依法課徵贈與稅。

若繼承人用個人的固有財產來支付遺產稅,在分割遺產前未扣除這筆墊付的稅款,又未要求其他繼承人分擔,且分得的遺產小於墊繳金額,導致因繼承反而使自身財產減少,實質上相當於減少自己的資產,以免除其他繼承人的償還責任。因此,繼承人所墊付的遺產稅應從其實際繼承的財產中扣除差額,這部分差額視為對其他繼承人的贈與,應依法徵收贈與稅。

故辦理繼承時墊繳遺產稅,應就遺產扣除墊繳款項再行分割,避免產生「視同贈與」而被核課贈與稅,影響個人的財產權益。

會計、財務、稅務等相關法令時常更新變動,若不諳相關法令規定,建議找專業會計師進行諮詢及協助。本公司備有專業團隊,隨時掌握各項政策與稅務的更動,為客戶謀求最大的優勢與經營效率,詳洽本公司專業會計師。

新聞連結:【2025/05/29 工商時報 | 傅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