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富集團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  若網頁無法顯示請點選 連結
台灣財會稅務暨房產議題
你報稅了嗎?會計師提醒這些紅線不要踩
中國財會稅務、法律事務暨房產議題
海南自貿港未來三年投資新政解讀之 —— 主要亮點
法律議題
紅燈看手機觸法 法官見解紛歧
美國稅務
所得稅積欠3100萬份 數百萬人延後退稅
財富管理
中國高淨值人士家族信託案例分享(二) 準兒媳萬一離婚了,豈不是要分走我們的財產?
總體經濟暨產業議題
聯合國 上修全球經濟成長
去年營利事業家數 逆勢成長
浩富最新消息
浩富六月份線上講座,免費參加,儘速報名!

在家就能觀看的浩富六月份線上講座來囉!
下載註冊浩富APP,填寫報名表,就能免費報名參加講座喔!

六月份講座資訊如下:

➤ 中國稅務:《中美台企業最低稅負制的選擇》
時間:6/10(四)14:30~15:30
講師:李嚴冰 中國會計師

簡介:4月份,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目前正與G20成員研議支持推動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以防堵企業海外避稅,引發國際關注;同時也發布「美國製造稅收計劃」,除了提高企業所得稅率,也想透過減少境外投資誘因、減少利潤轉移、對抗企業稅的租稅競爭等措施,藉此增加政府稅收並保持企業競爭力
OECD在去年10月發布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 2.0)專案中第二支柱的藍圖報告,藉由制定一套規則,確保跨國企業都能繳納最低稅負,避免企業利用稅法差異與漏洞規避稅負;除現行的國別報告申報外,若第二支柱計畫一旦實施,將對於大型跨國台資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稅率是經濟體競爭力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如何因應國際稅制可能的改變?本講座通過中美台及國際租稅的變化給大家進行專業的詳細解讀

➤ 美國稅務:《美國稅務居民不可不瞭解的報稅知識》
時間:6/22(二)14:30~15:30
講師:浩富美稅專業團隊 - 劉季葶 資深美稅顧問、David Trunzo 美國會計師、David Enterline 美國律師

簡介:經驗顯示,近期大家關心之議題著重在以下兩者:一、美國納稅義務人對自已要面臨的稅務問題感到困惑,特別是當他 / 她因工作或私人因素現居於美國以外的司法管轄區,或即將移民到美國;二、第一代的創業者正邁入高齡,面臨著交班傳承的問題。
本講座期待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與清晰的圖表,幫助您即時掌握美國稅務及投資環境,並了解美國遺贈稅之課稅體系,以便及時擬定適法且符合需求的策略,進一步做相關資產規劃

➤ 台灣稅務:《投資公司節稅與風險》
時間:6/24(四)14:30~15:30

講師:王玉青 台灣會計師

簡介:為什麼許多企業主都會有許多間投資公司呢?運用投資公司進行投資真的比較省稅嗎?我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麼風險呢?相信這是許多存股族的疑問,這堂課就帶大家一同了解透過投資公司投資股票,與個人投資股票的賦稅差異在哪裡

➤ 台灣法律:《保「密」防諜!保護公司營業秘密的方式》
時間:6/30(三)14:30~15:30

講師:邱靖方 台灣律師

簡介: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營業秘密可說是一個企業重要的生財工具。然而,隨著資訊、通訊科技發展,訊息傳播的速度及廣度加速,營業秘密侵害的問題不止發生在科技業,甚至賣珍珠奶茶、賣參考書、螺絲工業等傳統產業也發生過營業秘密侵害的案件;因此事先了解保護好營業秘密,才能讓企業的競爭力持續不墜。本課程將講述營業秘密法規的重點,解析營業秘密應如何保護,以及後續若是受到侵害後應如何救濟

我要報名
台灣財會稅務暨房產議題
你報稅了嗎?會計師提醒這些紅線不要踩

5月報稅季到來,民眾在今年報稅時要注意今年有幾個報稅規定有調整,會計師提醒大家,如果報錯了,除了會被國稅局補稅,更糟的是可能會被裁處罰鍰,小心瘦了荷包。

首先,扶養親屬不是失業沒所得就算無謀生能力。很多人在申報扶養親屬時,常常以為只要家屬在申報年度失業沒有所得或所得很低,就是無謀生能力,可列報為扶養親屬,以增加免稅額扣除的金額。

除了受扶養者是自己或配偶的父母或祖父母,可以當年度所得金額判斷外,財政部針對稅法規定所稱「無謀生能力」,必須是因身體、精神、智能障礙或因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須長期治療等,有醫院證明者;或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且無能力從事工作者。因此報稅時應特別注意是否合乎規定,以免事後收到補稅單。

此外,房地合一稅2.0將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除適用高稅率的持有期間拉長以外,其中還把預售屋也納入房地合一稅的範圍。由於房地合一1.0的課稅範圍並不含預售屋買賣,因此,如果民眾在今年7月1日之前買賣預售屋將適用不同所得稅申報規定。

如果民眾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出售預售屋,屬財產交易所得,要在明年5月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依綜合所得稅適用累進稅率5%~40%課稅;如果在今年7月1日以後出售預售屋,將視同房屋及土地交易,按持有期間課徵不同稅率,於交易日後30天內申報。一般而言,預售屋至完工過戶期間約為2至5年,未來買賣預售屋,可能將面臨適用35%較高的稅負。因此民眾如有今年有出售預售屋計畫,要注意出售時點將會影響申報方式及稅額。

財政部自99年起就已經將預售屋買賣資料納入課稅資料蒐集範圍,只要透過電腦資料庫自動查對預售屋買受人及交屋後登記所有權人是否為同一人,就可以勾稽是否有買賣預售屋,民眾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以為預售屋買賣不須經過地政事務所登記,國稅局就掌握不到所得資料。

【2021/05/06 載自 聯合報】
浩富解讀

今(2021)年因受疫情升溫影響,財政部於2021年5月12日臨時開會決定延長綜所稅及營所稅申報期間至6月30日,在報稅季節,有幾個紅線要特別注意,由其是在申報扶養親屬的規定上,針對直系尊親屬、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其他親屬或家屬都有不同的規定要注意。而其中申報無謀生能力的扶養親屬,應符合下面條件之一:

一、因身體障礙、精神障礙、智能障礙、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須長期治療等,經取具醫院證明,且不能自謀生活或無能力從事工作者。

二、符合衛生福利部依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3目之7規定公告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且不能自謀生活或無能力從事工作者。

三、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者。

四、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未滿60歲直系尊親屬有下列條件之一,亦屬無謀生能力:

  • 當年度所得額未超過財政部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規定公告,109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新臺幣182,000元。
  •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身心障礙手冊者,或為精神衛生法第3條第4款規定之病人。

本公司備有專業團隊,隨時掌握各項政策與稅務的更動,為客戶謀求最大的優勢與經營效率,詳洽本公司專業會計師。

Top
我要諮詢
中國財會稅務、法律事務暨房產議題
海南自貿港未來三年投資新政解讀之 —— 主要亮點

近日,海南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了海南自貿港未來三年投資新政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強調優化產業投資結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大公共領域投資、增強市場活力。

5月21日,海南召開新聞發佈會,省發展改革委對近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進行瞭解讀:

主要亮點:

1. 把產業投資擺在突出位置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投資品質,立足於海南實際情況,主動調整投資結構,圍繞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製造業(即「3+1+1」產業)加大海南產業與國內外產業鏈的融合力度,聚焦產業投資,高品質投資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平臺,建成2-3個千億級和5-7個百億級重大產業平臺,帶動形成若干創新要素集聚、配套體系完備的產業集群,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切實提高「3+1+1」產業在投資中的占比,提高投資效益和品質,推動海南投資高品質發展。

2. 更加注重重大專案建設

牢固樹立「專案為王」理念,明確以專案為抓手,做好行動方案落實工作。更加注重重大專案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重點推動投資權重大、影響範圍廣的項目建設,力爭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占全年投資的比重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以上。

在產業投資方面,以園區為載體,重點抓好百萬噸乙烯、海口國際免稅城等項目建設,打牢全省產業基礎;在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推進海口美蘭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三亞新機場、洋浦集裝箱樞紐港小鏟灘碼頭、海口港馬村港區三期集裝箱碼頭、邁灣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在民生公共服務方面,加快推進海南大學觀瀾湖校區、海南醫學院新校區、省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省疾控中心異地新建等一批專案建設,提升民生公共服務水準。

3. 全鏈條推動項目建設

行動方案明確了省領導、市縣領導、11個重點園區領導招商任務,確保產業項目源源不斷持續落地,連續壯大產業投資規模。同時,行動方案要求無縫對接招商和項目落地開工環節,對企業與省政府簽約協定內容按季度進行跟蹤評估,推動合作意向投資專案轉化;對市縣(園區)簽約項目,建立全省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庫」,全鏈條跟蹤服務。經省招商聯席會審核通過的項目,超過一年未開工建設的,註銷該項目的審定結果,取消專案落地市縣當年招商工作考核評估資格。

4. 把製造業放在較為顯著的位置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製造業發展,切實發揮製造業對夯實產業基礎、拉動有效投資重要作用,行動方案把發展製造業提升到更為顯著的位置,做好增量發展和存量調整,把全省製造業做實做優做強。主要發展著力點為:

在海口國家高新區、洋浦經濟開發區、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定安塔嶺工業園、儋州木棠工業園等園區佈局新能源汽車、智慧汽車、航空器、機器人、海工裝備、遊艇等高端裝備製造及維修業態,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以應用和市場為導向,鼓勵和支援國內外大型裝備企業在海南實施技術成果轉化,開展省內企業綠色、智慧化技術改造,積極培育裝備製造產業發展生態。

持續推進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應用新技術為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2021/05/22 載自 海南自由貿易港公眾號】
浩富解讀

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包含行動目標、主要任務、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保障措施四方面內容,將進一步加大海南產業與國內外產業鏈的融合力度,聚焦產業投資,形成更多產業集聚,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和品質,推動海南投資高品質發展。

了解海南自貿港相關政策法規請諮詢浩富中國部門!

Top
我要諮詢
法律議題
紅燈看手機觸法 法官見解紛歧

開車看一眼手機最少需要三秒,若時速六十公里,三秒鐘就會開出五十公尺,這五十公尺完全是在盲駕,盲駕比酒駕更恐怖,警方因此加強取締,不過停等紅燈看手機到底該不該罰?法官見解紛歧。

近年不服取締打行政訴訟的一大堆,爭議最多的是遇到紅燈,停車看一下手機,又沒有撥打電話,不行嗎?許多人就因這些行為,機車被罰一千元、汽車三千元,氣得跳腳。

法官見解很紛歧。新北地方法院一○六年度交字第二六三號判決認為,所謂「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電腦或其他照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有礙駕駛安全之違規行為」非指必需進行按鍵,只要有持取手機查看就算。

但去年底,士林地方法院有宗判決看法卻不同。法官認為,孫姓女子雖在等紅燈時操作手機,當時靜止,前後不到十秒,警員抵達時,孫女手上並未持有手機,也沒有妨礙駕駛安全,並未違規,台北市交通裁決所不服,已提起上訴。

二年前台北地方法院也有件撤銷處分,劉姓男子騎機車等紅燈時手機鬧鈴響了,他拿出手機關掉鬧鈴也被舉發。法官認為,劉在停等紅燈時操作電話大約四秒,機車處於靜止不動狀態,不算有礙駕駛安全。不過,去年七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推翻此判決。

等紅燈使用手機有沒有觸法?法官有不同見解,不想傷荷包,最好記得,等紅燈就算「行駛狀態」、看LINE也算「使用手機」,需要看手機時請停到路邊再看。至於手機架,遊走法律邊緣,若邊騎車邊使用,警方可依危險駕駛舉發。

【2021/05/10 載自 聯合新聞網】
浩富解讀

本案涉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法律要件認定問題:

依照我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簡稱道交條例)第31條之1規定,汽機車駕駛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通話、數據通訊或其他有礙駕駛安全之行為者,將被處以新臺幣三千或一千元之罰鍰。

問題在於法院實務上處罰寬嚴程度不一,有認為只要拿起手機來看就算違規的,也有認為如果不妨礙駕駛安全就不構成違規的,在法院見解尚未統一下,在行車途中最好還是不要「手持」手機等電子產品,改利用車架等方式查看手機訊息為妥

若有任何行政法律相關問題,均請洽浩富專業法律團隊。

Top
我要諮詢
美國稅務
所得稅積欠3100萬份 數百萬人延後退稅

國稅局(IRS)處理退稅積件的速度緩慢,數百萬人可能延後收到退稅款。國稅局旗下的獨立機構「納稅人辯護服務處」(Taxpayer Advocate Service)表示,國稅局在退稅申報於17日即將截止前,積件數量已達3100萬份。國稅局內部獨立監督組織「全國納稅人倡議」(National Taxpayer Advocate)律師艾琳‧柯林斯(Erin Collins)表示,積件自4月中以來,已增加200萬件。

「我本來希望數字可以下降,但我沒有那麼樂觀。」柯林斯說:「納稅人將持續感受到不尋常的延後,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想聽到這個消息,但這就是事實。」

自4月22日於部落格公布退稅因人工處理程序而越積越多的數字,已達2900萬件,少部分退稅文件的年份載明2019年,那是從去年新冠肺炎來襲,國稅局減少值班人力後累積至今的業務。

新提出的退稅文件處理進度緩慢,和稅務上的改變和聯邦紓困支票有關,其中一項是列在「1040 表格」中的「紓困退稅抵免」(Recovery Rebate Credit),納稅人若未得到所有資金,可列舉調整所申報的紓困金額。部分人填錯「紓困退稅抵免」金額,國稅局會標註審查,接著交由人工查核,讓退稅處理的時間增加,繼而延後納稅人領到退稅的時間。

稅務申報即將於17日截止,國稅局預期今年將收到1億6000萬份退稅,截至8日已收到1萬2100萬份。通常納稅人提報稅單之後三周內會收到退稅款,但國稅局積件量增加使得退稅等待期一再延長。

【2021/03/10 載自 世界新聞網】
浩富解讀

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國稅局減少人力導致處理退稅和第三次的紓困金速度緩慢。對於住在海外的納稅義務人來說6月15號是報稅的截止日,如果覺得沒有辦法在截止日期之前把稅表提交出去,建議現在就可以用4868表格來申請延遲報稅。浩富集團具有多年專業美國稅務經驗的執業會計師,可協助您符合各項稅務規範。

Top
我要諮詢
財富管理
中國高淨值人士家族信託案例分享(二) 準兒媳萬一離婚了,豈不是要分走我們的財產?

家族信託是指高淨值、超高淨值人士委託財富管理機構,代為管理、處置家族財產的財富管理工具。相比於其他信託產品,家族信託在靈活性、獨立性等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 首先,家族信託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要求靈活設定條款,包括設立期限、資產配置方式、突發情況時財產如何處置等。
  • 《特別報告》指出,在家族資產配置方面,家族信託主要遵循兩大邏輯:第一,在風格上追求穩健性;第二,在期限選擇上追求長期規劃性,因此並不追求短期效應。這種長期性決定了家族信託需要直面「跨經濟週期」,在長週期裡實現「風險可控,回報可期」。

  • 其次,由於法律對信託資產獨立性的規定,家族信託一經設立,除非委託人發起撤銷,否則委託人遭遇離婚、負債(惡意逃債除外)、破產還是死亡等意外,或者家族成員為了爭產發生內鬥,家族信託內的資產仍將獨立存在,受益人權益不受影響。

【案例二】準兒媳萬一離婚了,豈不是要分走我們的財產?

這是一個關於防範婚姻風險的案例。

周先生和朋友創業,得到了財力雄厚的父母的支持,實現了財務自由。後來周先生認識了張小姐,兩人計畫結婚。周先生的母親覺得兒子與準兒媳家在經濟上差距太大,不放心兒子的財產的安全性,建議兒子與準兒媳簽署婚前財產協定,但是這個建議讓張小姐非常抵觸,同時也讓周先生為難。

周先生母親擔心兒子的婚姻發生危機,希望屆時能避免財務方面的損失。即便周先生婚前將自己的現金、股權等主要財產轉至母親名下,未來母親百年之後,還是會回到作為獨子的周先生名下,但這樣一來,財產轉移到父母名下及將來再辦理遺產繼承會受雙重稅負的問題,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2018/11/02 載自 財經】
浩富解讀

以下是針對本案例的規劃方案:

信託方案:設立婚前信託,將現金部分納入信託,周先生和未來的子女是第一及第一順位受益人,第二受益人為周父周母。

解析:想要防範婚姻風險造成財產損失,婚前信託是一種比婚前協議更理想的方案。與婚前協議相比,婚前信託具有兩個明顯的優勢:

1. 無需未來配偶簽字,也無需告知對方。

2. 無需像婚前協議那樣列明財產,保護當事人財產隱私。

如果您有跨國財產規劃、租稅規劃、傳承需求、遺贈規劃等問題,請洽浩富集團中國部門會計師。

Top
我要諮詢
總體經濟暨產業議題
聯合國 上修全球經濟成長

聯合國11日以美國和中國經濟強勁反彈為由,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上調至5.4%,同時警告說,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和疫苗供應不足,將威脅復甦。

聯合國在「2021年中期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上調今年全球成長預測,理由是以美國和中國為首的幾個大型經濟體全面快速施打疫苗,以及全球商品和製成品貿易增加,並已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聯合國1月預測今年全球將成長4.7%。報告並預測,明年全球將成長4.7%,高於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的4.4%。

但聯合國警告,「這將不足以拉抬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而且「南亞、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以及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的經濟前景,依然脆弱且不確定」。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全球經濟監測負責人拉希德說,由於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歐洲的前景並未如我們預期光明」,而目前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許多地方感染人數仍在攀升,「而且我們看到新變異和新突變種正在影響南亞及拉美的廣大民眾」,「這對復甦和世界經濟成長構成重大挑戰。」他還說:「目前疫苗接種可能是使世界經濟步上穩定復甦道路的首要問題」,但「疫苗接種不平等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他說,聯合國預期今年美國經濟將強勁成長約6.2%,為1966年以來最高,而中國經濟約將成長8.2%。但他稱印度、巴西、南非和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為(全球經濟的)「弱點」。

歐盟執委會12日則把今年歐元區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測,從3.8%調升至4.3%,原因是首度把8000億歐元(9710億美元)復甦基金的效果納入考量;明年成長率也從3.8%上修至4.4%。民眾加速接種新冠疫苗、當局已推出紓困計畫,以及全球景氣回溫提振出口,也都是歐元區展望好轉的因素。不過歐元區19國的復甦速度將不均,德國經濟規模可望在年底前就重返疫情爆發前的水準,法國可能要到明年第1季,西班牙則要到明年底。

【2021/05/13 載自 世界新聞網】
Top
去年營利事業家數 逆勢成長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國內營利事業家數卻逆勢成長,財政部最新統計指出,去年國內營利事業家數161.6萬家,成長2.79%,近五年來更成長近一成。六都當中,桃園市由於鄰近雙北,是近年人口移入重鎮,營業家數五年來成長13.67%,冠居六都。

六都中居次的是台中市,五年來成長12.81%,主因為建設逐步到位、中科發展等利多。

財政部資訊中心每年會公布前一年的營利事業稅籍家數,一定程度反映出經濟景況,一般而言,人口紅利加持、建設完善或交通便利等因素,是吸引商家開店或企業設立總部的重要考量。

根據統計,2020年登記營業稅籍家數共161.6萬家,較2019年的157.2萬家成長約2.79%,以2016年為基準,五年來家數成長9.67%,將近一成。不過觀察停業家數,2020年自動報繳營業稅者共約9萬家停業、查定課徵營業稅者也有約3萬家,較前一年略增,仍有商家受到疫情衝擊。

去年六都營利事業家數都增加,其中桃園市年增4.19%,五年來成長13.67%,居六都之冠;其次為台中市年增3.4%、五年來成長12.81%。若只看家數,台北市26萬家、新北市25.3萬家仍最多。

桃園市房價與雙北相比相對親民,與雙北連結緊密,是不少年輕人在考量居住品質後,置產、定居的首選;台中市則為中部生活圈,也是近年台商回流投資重鎮,中部科學園區發展下,就業機會也增加。

首善之都的台北市雖也呈現成長,但年增僅1.45%、五年成長6.9%。官員分析,一是由於台北市營利事業家數最多,成長空間有限;二是近年雙北房價高,出現「脫北潮」,人口往其他城市遷徙。

六都之外,新竹縣、新竹市近五年營利事業家數分別成長16.53%、9.41%,成長顯著,主要是與新竹科學園區發展有密切關聯;此外澎湖縣近五年來成長高達17.34%,則是受惠於觀光旅遊熱潮。

【2021/05/21 載自 工商時報】
Top
我要諮詢
HWG浩富集團
© 浩富集團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