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CRS監管迎來新一輪升級!
這意味著中國稅務機關將更加全面掌握中國居民境外金融帳戶資訊,我們境外的收入可能面臨著雙重稅收的風險。
如何合法申報境外收入、規避稅務風險成為高淨值人群亟待解決的議題。
一、CRS升級監管:中國居民境外收入申報義務強化
CRS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2014年推出,旨在通過跨國金融資料互換打擊逃稅與洗錢。
中國自2018年加入CRS體系後,已與全球110多個國家建立資訊交換機制。
最新監管升級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 資料範圍擴大:除傳統銀行、證券帳戶外,家族信託、保險、加密貨幣等新型資產也被納入申報範疇,同時,離岸公司(BVI等公司)的中國稅務居民股東資訊,可能通過香港銀行帳戶交換回中國;
2. 審查力度加強:稅務機關將結合CRS資料與境內申報記錄進行交叉核驗,對未如實申報的納稅人實施高額罰款甚至刑事追責。
案例警示:
2024年,某移民紐西蘭的中國公民因隱瞞境外利息收入被追繳稅款及罰金超200萬元。
這反映出CRS絕非「紙面協定」——移民身份≠稅務豁免,中國稅務居民需對全球收入承擔納稅義務。
二、CRS與境外資料互換:資訊如何跨境流動?
CRS運作機制可簡化為「三步流程」:
1. 金融機構識別:境外銀行、保險公司等需確認客戶是否為「中國稅務居民」(持有中國護照、境內居住超183天等_常年居住在大陸的台上客戶)。
2. 資訊上報:金融機構每年向當地稅務部門報送中國稅務居民帳戶餘額、利息、股息等資料。
3. 跨國交換:中國稅務機關接收資料後,與納稅人境內申報資訊進行比對,識別異常申報。
關鍵資料點:
(1)覆蓋資產類型:存款、股票、債券、保單現金價值、信託收益等。
(2)不涉商業帳戶:CRS主要針對個人金融帳戶,不涉及貿易公司海外經營收入。
(3)資訊保密性:交換資料僅用於稅務審查,不公開披露。
風險提示:若納稅人未主動申報境外收入,稅務機關可依據CRS資料啟動稽查,除補繳稅款外,還可能面臨0.05%-0.1%日息的滯納金,甚至《刑法》中「逃避繳納稅款罪」的刑事指控。
CRS升級標誌著「全球稅務透明時代」的全面到來。
中國稅務居民尤其是高資產客戶,應對境外收入的態度,應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規劃」:
建立跨境稅務顧問團隊,確保申報流程無漏洞。
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逆,稅務日趨透明,只有在合規框架內優化配置,才能真正做到規避風險、實現財富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