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d7cf1a5bd689ab7044744044c78e8b

【財富傳承】戰後嬰兒潮世代迎傳承高峰 透過壽險完善三階段架構

根據內政部統計,1946年至1964年間,台灣出生人口約超過500萬人,這段期間出生的族群被稱為「戰後嬰兒潮世代」。這500萬人,目前已步入61至79歲,正處於人生轉折的重要階段-從事業高峰逐漸邁入退休生活,甚至開始進行人生資產與價值的交接規劃。磊山保經建議,及早規劃資產傳承,才能確保資產能更完整、安全地留給指定繼承人,避免日後因缺乏規劃而引發家庭衝突與法律糾紛。

磊山保經觀察後發現,從 2018 年至今,高資產族群已逐步由「自行處理」轉向「尋求專業顧問」的規劃模式。傳承規劃已不再只是「資產的留存」,而是「責任、關係與價值觀」的系統性安排,透過信託、遺囑與壽險三者的有序整合,成為家庭避免紛爭、保全初衷的關鍵解方。

磊山專家團隊負責人吳清和副總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真實案例:一對38歲的年輕夫妻,沒有子女,先生擁有一間房產,某次先生在健康檢查中出現異常,讓他開始思考未來萬一自己比妻子早離開人世,妻子的生活是否還能如常安穩。因此,他提出進行資產傳承的安排,只為確保妻子能夠一直住在這個屬於他們的「家」,直到終老。事實上,若未提前規劃,依據現行法律,房產將由妻子與先生的兄弟姊妹「共同繼承」。屆時若親族要求出售或分拆不動產,可能會迫使妻子搬離原本熟悉且充滿回憶的居所,讓晚年生活備受干擾與不安。

針對這樣的顧慮,磊山專家團隊設計了結合信託、遺囑與壽險的「三階段傳承架構」,不僅化解法律與財務上的風險,更體現伴侶之間深沉的情感與照顧承諾:

1.建立信託:將房產設立信託,由妻子擔任受託人,享有完整管理權,確保其居住權益。

2.設立遺囑:透過遺囑明確指定信託受益權,雖法律有特留份限制,但因房產已信託,權利僅能主張「受益權」,實際控制權不落入兄弟姊妹手中。

3.壽險保障:透過壽險保障預留現金,讓妻子可用保險金向兄弟姊妹購回,最終完整保有房產所有權,達成資產的整合。

此規劃強調「問題解決優先於產品銷售」,並非單一保險推廣,而是滿足客戶「完整照顧配偶」的初衷。吳清和也提醒,保險早已不再是「預留稅源」的單一目的,而是「預留現金」以應對多種實務情境。一筆備妥的壽險金可在稅單未核發前、資產凍結期間,快速提供家庭現金流,不僅能應對醫療、喪葬、搬遷等開銷,更能減緩情緒衝擊與衝突壓力。

根據磊山保經專家團隊統計,自2020年起已協助超過200件資產傳承案件,累積首年標準保費規模逾10億元。「這些成果不只是數字,而是真實改善客戶家庭未來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另一位客戶案例則凸顯控制權的安排失當。母親幫子女存入多年資金,但未設立贈與機制與監管條款,最終反而使子女提早動用資金,引發親子衝突。吳清和建議,資產傳承應根據客戶「在意的優先順序」(如稅負、控制權、特定分配)進行設計,才能真正達成「傳承的初衷」。

磊山保經表示,現在的傳承不再適用一套標準SOP,而是需從人生的現況、家庭結構與價值偏好出發。唯有提早開始、持續調整,才能讓傳承成為「祝福」而非「壓力」。預期未來五到十年間,台灣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財富移轉高峰,傳承規劃市場將從「產品導向」走向「顧問導向」。


浩富解析:

台灣正值戰後嬰兒潮世代進入資產移轉高峰期,這波財富傳承浪潮將牽動無數家庭的世代延續與財務結構調整。壽險作為承接資產、補足現金流與應對稅務負擔的重要工具,已成為傳承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文所提出的「資產累積 → 傳承規劃 → 永續保障」三階段架構,不僅是對家族財務管理的全局思考,也提醒我們:傳承不僅要及時,更要設計。越早啟動、越有餘裕,才能在變動環境下穩健實現家族願景與財富保值

關於財富傳承、家族辦公室之相關疑義,需要財務、會計、稅務、法律服務均可洽本公司家族辦公室諮詢。


新聞連結:【2025/4/6 經濟日報 | 戴玉翔】